黑木耳第一次产业革命
从 木段栽培 向 代料地栽 的产业革命
刘永昶发明的“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颠覆了沿用千年的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让黑木耳产业摆脱了对木材的过度依赖,显著提升产量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朝着园田化、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项目使全国上百万家庭脱贫致富,带动上千万人就业,形成了从制种、制包、栽培,到设备、设施、配套物资、产品加工融合的一二、三产业链,成为三十多个县市的支柱产业,全国80%多的贫困县采用该技术脱贫,黑木耳技术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扶贫产业化项目。
虽然黑木耳产业1.0革命使地栽黑木耳技术普及到了全国各地,黑木耳产量提升了几十倍,为我国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一些人向黑木耳过度地贪婪索取,让黑木耳产业面临众多挑战。
菌种:混滥无序无主权
菌包:工艺与管理不规范,生产不安全
栽培:过程简单粗暴
产品:农残、重金属超标,质量不安全
以上种种,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
卓兴黑木耳2.0技术开启万亿蓝海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饮食营养与安全 ,黑木耳传统种植方法的农残、营养问题成了新痛点。
刘永昶带领大连卓兴团队回归“认识木耳、理解木耳、尊重木耳、善待木耳”的初心, 通过多年技术创新,攻克了黑木耳1.0时代行业瓶颈与产业难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农业领域率先在黑木耳一个物种上实现了全产业链工业化、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安全化,带动黑木耳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打开了黑木耳产业2.0万亿蓝海市场。
科研专利优势
卓兴依托50年科研积累、60余项国家专利、4项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专利菌种、菌包生产技术,立体栽培、节水化、智慧管理等系统,为黑木耳产业2.0技术革命护航。
产量收益优势
卓兴木耳2.0技术每年产耳周期6~8次,每个智慧生长空间年产6~8万斤鲜木耳,是冷棚吊袋8-9倍、地栽14-18倍,创造每亩地年产值超1000万元高效农业纪录。
安全营养优势
卓兴黑木耳通过SGS权威检测,508项农残、国家标准中重金属均未检出;蛋白质、膳食纤维、木耳多糖、β-葡聚糖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大大提高,其中被誉为“免疫黄金”的β-葡聚糖,是市面其它产品的数倍。
卓兴黑木耳2.0带动相关产业
将创造百亿元龙头企业、千亿元配套供应链与万亿元健康产业链。
卓兴黑木耳2.0重要意义:
是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向世界讲述五千年农业文明故事;
是制定中国标准、输出中国模式、展现中国创造的平台与窗口;
是实现生态健康、生产健康、生活健康、生命健康的中国道路;
更是践行《地球宪章》、贯彻总书记“三物循环”生产精神,建设人类高品质生产生活、实现地球生物和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