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电话  订购电话:0411-81821103

《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助力行业健康


 
       《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是2009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永昶、王德林、刘永宝

       《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面向广大食用菌生产单位和栽培户,着重阐述了塑料袋代料地栽黑木耳的理论、最新栽培技术及其无公害栽培工艺要求,兼顾全国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宜模式。对黑木耳栽培的历史、现状与前景,黑木耳生物学特性与生态条件、固体与液体制种技术、机械化工厂化生产、产品加工、菌糠利用以及黑木耳病虫害防治做了详细综述。本着注重实用性、实践性、操作性、指导性的原则,对目前黑木耳栽培的最新理论、经验和技术要领深入浅出的阐明,文字通俗,内容丰富,既适合黑木耳种植户阅读,又适合机械化黑木耳生产厂工作人员参考。

       我国北起大小兴安岭,南至云贵高原,广大林区到处有野生黑木耳生长;

       我国栽培食用菌中从菌种到技术,唯一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就是黑木耳;

       我国是唯一进行商品化黑木耳种植的国家,是国际市场最具竞争力产品;

       我国目前以黑木耳为原料加工的药品、保健品越来越多;


       美国哈默斯特博士1980年报道,黑木耳对抗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中国人长寿的秘密因产黑木耳,从而在欧美掀起了“木耳热”;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称:每人每天应吃5克黑木耳。

       我国1955年开始采用纯菌种木段栽培黑木耳,1977年开始试验塑料袋代用料栽培黑木耳,1986年中国食用菌产品的第一个国家标准《GBL92-1986黑木耳》,由商业部起草并实施,同年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研究成功,1994年黑木耳栽培(地栽黑木耳)首次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2年农业部制定了《NY5098-2002无公害食品 黑木耳》标准,2006年开始推广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得到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民政部的奖励和支持……

 
       黑木耳为农林业多种经营地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贫困地区扶贫致富和出口创汇,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以实用性、实践性、操作性、指导性为原则,着重阐述了代表现在和将来黑木耳栽培技术水平和主导潮流的生产模式——塑料袋代用料地栽黑木耳技术及其无公害栽培工艺要求,兼顾全国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宜模式。对黑木耳栽培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生物学特性、固体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机械化工厂化生产方式等做了详细综述,尤其对目前黑木耳栽培的最新理论、经验和技术要领深入做了浅出的阐明。


Copyright © 2020 卓兴科技 版权所有  辽ICP备19008913号-1